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全球天然氣供求失衡,導致氣價屢屢創下歷史新高,這對天然氣使用率過半的國內陶瓷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2022年伊始,歐洲傳來因為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價格將再度上漲20%的消息。與此形勢截然不同的是,12月廣東地區天然氣結算價
2021年,全球天然氣供求失衡,導致氣價屢屢創下歷史新高,這對天然氣使用率過半的國內陶瓷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2022年伊始,歐 洲 傳來因為俄 羅 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價格將再度上漲20%的消息。與此形勢截然不同的是,12月廣東地區天然氣結算價格卻突然驟降近50%。
從6.1元/立方米直降至3.4元/立方米,?年末天然氣價格直降近50%
“現在的天然氣價格是3.4元/立方米,從6.1元/立方米直接降下來了。”1月3日,肇慶鼎湖區一家還在正常生產的陶瓷企業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持續走高的天然氣價格,在12月份終于大幅度回落了。
“現在肇慶高要的管道天然氣大概是3.7元/立方米(下簡稱為“方”),LNG到貨價3.57元/方左右,氣價基本回歸到7月份的水平。”廣東一家能源公司業務負責人介紹,12月份,LNG價格較今年高位的超8000元/噸(折算約5.7~6元/方),直接降了2000元/噸以上。
作為以LNG為單一能源來源的恩平陶瓷工業園,氣價久居廣東榜首,12月盡管也大幅回落,但依然高于肇慶、佛山等周邊地區。“現在天然氣降到4元多/方。”恩平沙湖某陶瓷廠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
根據燃氣在線-沿海接收站報價顯示,珠海金灣、廣西北海接收站LNG掛牌價已經跌至5500~6000元/噸(即折算氣價在4~4.3元/方)。其他東南沿海接收站盡管仍有掛牌價還維持在6700~6800元/噸的高位,但能源公司業內人士透露,這僅僅是掛牌價,到廠價也不會太高。
從上述陶瓷園區收到的最新報價來看,目前到廠價甚至遠低于沿海接收站掛牌價。
天然氣價格漲幅近150% 廣東陶企被“氣瘋”的一年
2021年,天然氣價格的飛躍式上漲,加之原材料、煤炭等價格的暴漲,直接早早逼停了大量的陶瓷生產線。
時間回到2021年春節后復產,肇慶鼎湖當地天然氣價格僅為2.5元/方,根據往年天然氣價格季節性波動規律,夏季本是一年中氣價最低的時間段,但2021年卻一反常態,7月份開始瘋漲,7月上旬管道天然氣價格還是3.4元/方,到7月下旬已經上漲至3.8元/方。
肇慶的其他縣區高要、廣寧、四會以及廣東其他的恩平、清遠、佛山等地區氣價同步開啟暴漲模式。
8月份,恩平率先突破4元/方大關,清遠、肇慶等地氣價緊隨其后……
10月,廣東陶瓷廠管道氣價格最高突破5元大關,LNG逼近6元/方。
11月,除部分長協價格相對穩定的大廠,具有較強的議價空間外,廣東陶瓷廠氣價幾乎全面超6元/方。清遠、肇慶等一些比較分散的陶瓷廠,LNG氣價最高達到了8元/方。
以肇慶鼎湖為例,11月結算氣價接近6.1元/方,與年初相比,漲幅達到了驚人的144%。以普通800×800mm拋釉磚相比較,每平方米瓷磚普遍能耗1.8方天然氣,那么一條日產量2萬方的生產線一天則要增加12.6萬元燃氣成本,折算到每片磚則增加將近4元/方的燃氣成本。
這不僅僅是天然氣上漲的部分,2021年,不少原材料也是成倍增長。盡管陶瓷生產廠家也陸陸續續宣布上調產品價格,但受房地產形勢的影響,供大于求的現象比往年更加明顯,因此一般產品上調幅度遠遠無法抵消成本上漲部分。
早在氣價突破4元/方大關的8~9月份,廣東如瓷片、拋光磚、600×600mm仿古磚等少數沒有價格優勢,以走量為主的產品線陸續停產。
到10月底至11月上旬,在氣價過高疊加銷售不暢的影響下,廣東停窯率過半。僅有一些具有品牌附加值較高,以及做高附加值產品,如巖板,和一些做大產量低能耗產品,如中板的企業生產線仍在生產。
“虧本就不考慮銷售的事了。”肇慶金利一家陶瓷廠生產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盡管銷售端還能接到不小的訂單可以消耗庫存,但生產成本過高,生產即虧損,綜合考慮,還是選擇停產。
春節后氣價走勢難料 能源企業:可能會“漲回去”!
氣價驟降,停產陶瓷企業節前是否會再度開窯?但事實上,到12月,廣東陶瓷企業開窯數量已寥寥無幾,春節前再開窯已不太現實。
“我們10月26日就停完了,肇慶現在也基本停完。”上述肇慶金利陶瓷廠生產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由于天然氣價格太高,生產即虧本,因此今年較往年提前了2個多月停產。
同時,《陶瓷信息》了解到,作為廣東最大的陶瓷產區,肇慶到12月底已經沒多少家企業在產,目前僅有不到5家企業仍有部分生產線沒停窯。
“目前源潭這邊也大概只有5家左右的陶瓷廠還有生產線開著。”清遠源潭匯聚了不少一線品牌的生產基地,有當地陶瓷企業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該園區今年停窯時間也更早于往年,而清遠另一陶瓷產業聚集區——禾云工業園,則早在10月前已基本全停。
“恩平一個多月前就基本全停了,所以現在氣價下降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上述恩平陶瓷廠負責人介紹。但該負責人同時透露,作為廣東氣價最高的建陶產業聚集區,恩平單一的LNG集中供氣模式將會被改變,有確切消息稱當地允許各企業自建LNG站,屆時或能帶動氣價下降。
目前,廣東僅佛山地區開窯率較高,大約有一半生產線仍在產。
由于大部分陶瓷企業較往年提前1~2個月停窯檢修,因此這一輪的氣價回調,并未給陶瓷企業帶來明顯的利好,影響微乎其微。
“都停1個多月了,工人都回家了,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春節了,就算缺貨,今年肯定不會再開了,待年后過了十五才會陸續開窯。”肇慶白土一陶瓷廠負責人如是說到。
事實上,《陶瓷信息》了解到,盡管氣價暴漲至5~6元/方逼停大部分陶瓷企業之前,銷售形勢并不太好,但經過1~2個月之久大規模停產,廠家庫存也得到了一定的消耗。不過由于臨近春節,即使仍未停產的企業也幾乎沒有因為天然氣價格的驟降而打算延長生產周期,唯有規劃春節后根據市場和成本的考慮,提前復產。
春節后,氣價是否會持續回調?
“目前國際上的采購成本還是相當高的,只是因為國內能耗大的企業都停產了,不用氣,碼頭這邊庫存高,又有窗口氣要進來,所以只能降價,現在也不會再降下去了。”有能源企業內部人士介紹,當前的氣價大幅度回調,并非源頭價格下跌,需求減少才是主要因素,春節后隨著各行各業復產,還有可能會漲回去。
未經陶瓷信息網的書面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視為侵權。
丁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