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說起試管嬰兒來,仿佛離我們很近,但仿佛又離我們很遠。離我們很近呢,是因為這個詞經常會在我們耳邊出現,包括一些取卵手術啊,胚胎移植啊等名詞也是時不時地都會在各種新聞上出現,就算是再不關注新聞的爸爸媽媽們,也會對這幾個詞有一種熟悉感。而且我
導語
說起試管嬰兒來,仿佛離我們很近,但仿佛又離我們很遠。
離我們很近呢,是因為這個詞經常會在我們耳邊出現,包括一些取卵手術啊,胚胎移植啊等名詞也是時不時地都會在各種新聞上出現,就算是再不關注新聞的爸爸媽媽們,也會對這幾個詞有一種熟悉感。而且我們身邊選擇了試管嬰兒的人也并不少見。像開心爸爸和開心媽媽都有同事選擇了試管嬰兒,而且還都非常順利。開心媽媽的同事甚至如愿以償地擁有了一男一女的雙胞胎,看得別人羨慕不已。
而離我們很遠呢,則是試管嬰兒真的不算太常見。
大家見到過的關于試管嬰兒的廣告啊新聞啊,往往都是什么泰國啊,香港啊等地,開心爸爸作為一個內陸城市的人,長這么大都沒去過泰國和香港,所以連帶著對廣而告之的,需要在這兩個地方做試管嬰兒的新聞也有了一種距離感。
事實上醫學技術發展到現在,試管嬰兒作為一種輔助生殖技術,已經是很成熟了,包括從剛開始的檢查,到中間的手術準備,以及最終的結果驗證都是有了相當龐大數據的支持的。可以說是有比較強的科學性的一種技術了。
正好這段時間開心爸爸看到了這本《試管醫生手記》,作者用一個生殖科女醫生私密日記的形式,用一個個患者千奇百怪的故事,將自己對試管嬰兒,以及對生孩子,對兩性關系等方面的思考展現了出來,而且語言詼諧文字幽默,閱讀輕松,不經意間就能收獲很多生育硬核知識。
正好借著這個機會,開心爸爸和大家聊聊關于試管嬰兒的那些事。
為什么會懷不了孕
要說試管嬰兒之前,不得不說的就是為什么會有人懷不了孕?
事實上不孕不育這個比較冷門的詞匯,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了越來越頻繁的出現機會。前段時間,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有兩個方面比較引人注目。
一個是我國目前登記結婚的女性中,35歲及以上的女性占比逐漸增加;另外一個就是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由之前的12%逐漸攀升到了18%。
說實話,這是一個很冰冷的數據。
如果把樣本放大了說,就是100對夫妻中有將近1/5的夫妻不能自然生育孩子,而這些夫婦有很多在逐漸地失望之下,會選擇試管嬰兒的方式來追求一個寶寶的出生。
那么,為什么會懷不了孕呢?
其實在《試管醫生手記》,作者就借生殖科女醫生和媽媽的對話,說出了其中的原因。
有環境的原因。
現在的生活條件雖然好了,但環境卻變得惡劣了。開心爸爸小的時候在老家看到藍天是常態,而現在想看到藍天,除非當天有狂風經過。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就會潛移默化地對我們身體產生影響,而對備孕媽媽們的影響,就是很難自然受孕了;
也有食物的原因。
雖然說現在交通運輸發達,足不出戶就能吃到幾乎全世界的好吃的,但與之同時到來的,還有更加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幾年,幾乎隔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大的食品安全問題被爆出,想吃到一個安全有機的食物很多時候真的很難。而這些食物在傷害我們身體的時候,也會影響備孕媽媽們的受孕幾率;
有生活習慣的原因。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其實并不好,什么熬夜點外賣,暴飲暴食,夏天不是空調就是冰淇淋,再加上很多人工作就是在一個地方坐著缺乏最基本的運動,這就會導致很多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而身體素質一旦下降了,對于女性來說,直接影響就是自然受孕變得困難了;
當然也有現實一些的原因。
就像上面開心爸爸說過的國家統計局的數據,35歲以上女性都已經到了高齡產婦的標準,結果她們中的很多人才剛剛結婚,所以難以自然受孕也是隨之而來的問題。
事實上,不孕不育屬于一門很嚴肅的學科,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女性如果懷孕前有過多次流產手術的話,想再次懷孕的話就比較困難等。不管怎么說,好像都會有這么一個現象,那就是生活越來越好了,但身邊不能懷孕的人卻越來越多了。
試管嬰兒,是鑰匙也是一塊試金石
不過讓大家放心的是,不孕不育是有一整套成體系的治療方案的,就算治療效果不是很明顯,最后也是可以選擇試管嬰兒這個輔助生殖技術的。
具體的試管嬰兒手術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
簡單地來說,就是用手術的方式讓卵細胞和精子在專用的器皿中結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了初期的胚胎發育,然后將其一直到媽媽子宮內的過程。
因為這個手術將胚胎的形成和初期發育都放到了專用器皿,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有相關病癥的媽媽們。
但說實話,試管嬰兒只是一把鑰匙,至于這把鑰匙多少次才能打開孩子這把鎖,真的不好說,而且有的時候還有點玄學的意思在里面。
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試管嬰兒一次成功的案例,但如果能多看幾頁的話,又會看到多次手術但依然失敗的案例。所以試管嬰兒成功率這個東西,說高也高,有很多夫婦一次就成功,但說低也低,很多夫婦散盡家財最終依舊是失敗,簡直就是生殖醫學界的薛定諤啊!
換個角度來看,試管嬰兒又何嘗不是一塊試金石呢?
只不過這塊試金石,試的是媽媽對寶寶的執著,試的是爸爸對媽媽以及對家庭的執著,試的是一個人究竟能不能為另外一個人做到極致。
可惜的是,很多人在試金石前露出了原形。
《試管醫生手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患者經過檢查后,需要先取卵細胞并且冷凍起來,然后在這段時間內再調理輸卵管,等效果出了之后再進行胚胎發育以及移植,幾乎就是一點事都不耽誤。
而且這個時間很短,最多三個月。
可就是這三個月,成為了這個患者一生的痛。她的丈夫真的連三個月都等不下去了,借口家里面的錢被她花光了,結果還是懷不上孩子,直接提出了離婚。更可怕的是,這段時間她丈夫迅速找到了另外一個女人,并且光速地有了孩子!
也許從實際的角度,大家都會選擇最利于自己的選項,但從道德的選項,很多人在試金石前,還是輸得一敗涂地。
都說孩子是兩個人的事,但面對試管嬰兒的往往只有媽媽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說,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但說實話,不管是自然懷孕還是試管嬰兒,作為爸爸只需要提供精子即可,而媽媽呢,自然受孕需要經歷十月懷胎的折磨,還要經過一朝分娩的痛苦;需要經過新手帶孩子的茫然無措,還要面對各種指責以及產后抑郁的侵襲。
是的,這些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媽媽們面對的。
試管嬰兒的話,媽媽們除了上面要面對的,更需要面對抽取卵細胞的疼痛,雖然會有一定量的麻醉劑,但還是會疼到讓人無法抑制。更可怕的是,這種經歷有時候不僅僅是一次,兩次,甚至會是三次,四次......
這些,都是需要媽媽們自己承受的。
最后
很多時候醫學技術并不能改變一切。
就像試管嬰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不孕不育夫婦們的現狀,但并不能改變他們的家庭。有的時候,做試管嬰兒忍受的痛,會被日后生活的甜沖淡,變成了令人回味的蜜,但也有時候會被日后的生活弄得痛上加痛,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傷。
文:開心爸爸的日記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李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