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視頻加載中...牙齒雖小,卻很重要。很多人對牙齒問題不以為然,在牙齒缺失后,才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種不便和生活質量的下降。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35~44歲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約為36.4%;65歲~74歲老人中,8
視頻加載中...
牙齒雖小,卻很重要。很多人對牙齒問題不以為然,在牙齒缺失后,才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種不便和生活質量的下降。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35~44歲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約為36.4%;65歲~74歲老人中,86%的人存在牙齒缺失,全口無牙的比例為4.5%。
那么,牙齒缺失的危害有哪些?如何修復?怎樣維護?本期科普就讓鄭州植得口腔醫院醫學院院區醫療院長高昂為您解答。
牙齒缺失的原因
1、牙周?。?/strong>患牙周病后,牙周組織逐漸破壞、齦溝加深、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脫落或被拔除。
2、齲?。?/strong>患齲病時,不及時治療,則牙齒硬組織不斷破壞,以致發生牙髓炎、根尖周炎,造成牙冠缺損,成為殘冠或殘根。
3、外傷:前牙或后牙均可因受傷而折斷或脫落,外傷嚴重者還可伴有頜骨、牙槽骨、軟組織的缺損。
4、年齡的增長:牙齦、牙槽骨等牙周組織發生生理性退變、牙齦萎縮,牙槽骨進行性吸收,導致牙齒脫落,但不是缺牙的主要原因。
5、頜骨的骨髓炎、腫瘤:會導致不均勻磨耗、進而產生牙折、有時無法治療而拔除。
牙齒缺失的危害
1、連累健康牙齒:鄰牙失去依靠,可能會慢慢偏移長歪,造成牙齒松動。
2、影響臉型、顯老:對側牙齒長期缺乏咬合對象,時間長可導致左右臉不對稱;如果缺牙顆數多,還會使臉頰凹陷,看起來顯老。
3、引發齲齒、口腔異味、牙周病等疾病:牙齒缺失導致的牙齒出現縫隙,更容易堆積食物殘渣滋生口腔細菌。
4、造成咬合關系紊亂:牙齒缺失以后,患者可能會形成單側咀嚼習慣。缺牙數目較多或缺牙時間較長以后,會因為余留牙的傾斜、伸長等造成咬合關系紊亂。
老年人全口缺牙的危害
牙列缺失是臨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多見于老年人。牙列缺失后患者對食物不能進行正常的切咬、咀嚼和研磨,吞咽食物時口腔難以做到有力的閉合,使舌肌壓擠食物向后進行吞咽的過程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消化功能和全身健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可繼而引起牙槽嵴、口腔粘膜、顳下頜關節、咀嚼肌及神經系統的有害改變。關愛老年人口腔健康,品味老年幸福生活。
牙齒缺失的修復方式
目前,我們可以選擇的修復方式有以下三種:活動義齒修復、烤瓷牙修復、種植牙修復。
活動義齒修復
活動義齒常用于修復有全口或半口缺牙的情況。它只對基牙做少量磨除,然后在基牙上安放卡環和支托將義齒固定,費用較低。但佩戴后口內異物感明顯、不能咀嚼較硬較韌的食物,且使用壽命較短。
烤瓷牙修復
烤瓷牙常用于修復單顆或多顆牙缺失的情況。佩戴比較舒適,費用適中。但需要磨損健康牙,有時基牙即使沒有問題,也需牙齒失活后做根管治療,牙體組織的損傷比較大。
種植牙修復
種植牙修復是在牙槽骨中植入鈦金屬種植體作為人工牙根,再在種植體上做牙冠。種植牙有良好的咀嚼效率,不用磨損健康的鄰牙,不需要活動假牙的卡環,不影響發音,沒有味覺遲鈍感。維護得當使用期長,被稱為除乳牙、恒牙外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什么樣的人適合做種植牙?對年齡有要求嗎?
1、年齡:種植牙一般沒有年齡上的限制,老年人也可以種植,但前提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病等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得到控制,口腔內沒有炎癥、黏膜病等。年齡18歲以后的患者,此時的缺牙患者,身體發育已趨于成熟,種植后穩定性更強。
2、牙槽骨骨量足夠:種植牙是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內,因此對牙槽骨的寬度和厚度都有要求。
3、牙周條件良好:患有牙周?。ㄈ纾貉乐苎?、牙齦炎等等)需先治療。
4、缺牙位置有足夠的種植空間:缺牙不及時修復,鄰牙會逐漸傾斜占據缺牙位置,導致種植空間不夠,需先將鄰牙矯正,再做種植。
種植牙如何維護
1、種植牙后,我們可在家里自行維護:如三餐后要認真刷牙,注意口腔衛生,學會正確使用牙線,防止牙間隙里食物殘留等。
2、必要時可使用沖牙器:利用沖牙器一定的水壓,把種植體里的食物殘渣沖洗干凈,防止種植體發生炎癥。
3、種植牙前后應戒煙戒酒:因為抽煙會引起牙周炎,增加牙齒的負擔,更會提升種植牙出現問題的風險。
4、日常生活中不要吃太硬的食物:比如硬的堅果,因為撕咬時力量較大,會對種植體產生損傷。
5、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去醫院進行復診:因為種植體沒有磨耗輕微,當口內咬合變化時,需要調整種植牙才能更好的使用。
劉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