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被糖尿病所困擾的患者們大多數都會選擇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而每日一至三次的打藥往往也讓人總感覺生活被綁上了枷鎖。很多人都幻想能有一臺自動的機器,不需要自己操心就能提醒,甚至幫助自己完成胰島素的注射。但其實,這樣的設備早就問世了,那就是胰
被糖尿病所困擾的患者們大多數都會選擇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而每日一至三次的打藥往往也讓人總感覺生活被綁上了枷鎖。很多人都幻想能有一臺自動的機器,不需要自己操心就能提醒,甚至幫助自己完成胰島素的注射。但其實,這樣的設備早就問世了,那就是胰島素泵。只不過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普及的不是十分廣泛。
很多人在聽說這種儀器后除了被人工智能設備的科技感吸引外,也發出疑問:用了胰島素泵就可以放開吃喝了么?關于這個問題,就由吉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的李可心副主任來給大家解答一下吧。
一個幾周前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己買了一臺胰島素泵,他覺得帶上了胰島素泵就可以放開吃喝不再擔心血糖升高也不用定時打胰島素注射,真的是這樣么?今天就和大家來談談胰島素泵到底有沒有這么神通廣大。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必要和痛苦
健康人的胰腺平均每8~13分鐘就分泌一次胰島素,但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基本喪失,所以完全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而2型糖尿病患者很多需要打胰島素的朋友自身胰島素起不了作用,有很多也需要使用胰島素補充治療。
但是皮下注射胰島素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使用注射器的話,一天2次胰島素注射一個月即60次,一天4針胰島素注射即一個月120次。
注射位置選擇如下圖
這是打針造成的胰島素皮下蓄積
試想,一個月下來,患者的腹部皮膚由于注射造成的皮下蓄積已再無新處可選。下一個月只能硬著頭皮從最早注射的位置重打一遍。造成了患者的痛苦。
什么是胰島素泵
胰島素泵學名CSII: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島素輸入裝置。通過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模擬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從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種胰島素治療方法。它能模擬正常胰腺的胰島素分泌模式,持續24小時向患者體內輸入微量胰島素。簡而言之,胰島素泵就是人工胰腺。
科技往往是推動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的,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胰島素泵能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哪些福音。
胰島素泵的優點
1.降糖療效優異。由于胰島素泵幾乎能完美的模擬正常人胰島分泌胰島素,所以血糖控制比其他注射胰島素方式療效更優異。減少了全天胰島素用量。
2.安全性高,減少了血糖波動。皮下胰島素蓄積→胰島素吸收變異大→不可預見的低血糖。而胰島素泵的微量持續輸注方式不會在皮下形成蓄積作用,因此很少出現低血糖癥狀。
3提高生活質量。增加了糖尿病患者進食的自由,使生活多樣、靈活。對一些生活工作無規律,無須定時進食或加餐,也不會發生低血糖。
4.不需每天多次注射。皮下注射量來說,使用胰島素泵可以3~5天更換部位,就是皮下埋針,一個月也就是6針左右。下圖為使用胰島素泵每月更換6套輸注設備的埋針位置。
可見,如果不考慮價格的話,胰島素泵確實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泊,提高生活質量,不過至于能否放開吃喝,我們繼續往下看。
用上胰島素泵就可以放開吃喝了嗎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最基礎的治療是飲食和運動,聯合藥物,監測血糖及學習教育這“五駕馬車”。
胰島素治療只是其中一個補充治療,所以確實使用胰島素泵的患者相對進食時間或者食量可以自由一些,因為使用注射器注射胰島素都是預混的需要固定時間吃飯,而使用胰島素泵可以增加了患者進食的自由,喜歡加餐或者隨時進餐時可以隨時使用胰島素泵追加胰島素。
雖然使用胰島素泵的患者飲食方面可以適當自由一些,但如果適當控制飲食,整體血糖控制會更好!畢竟總帶著一個人工的胰腺也不是十分舒服,而且自身胰腺功能的恢復才是真正糖尿病治愈的目標。
什么樣的患者需要胰島素泵治療
理論上講,所有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都適用胰島素泵治療,但下列患者尤其必要:
1.1型糖尿病患者;
2.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列情況:
a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糖控制;
b口服降糖藥無效;
c急性并發癥期;
d各種慢性并發癥;
e難以控制的高血糖;
f反復發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現象;
g應激狀態,如感染、外傷等。
h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i生活極不規律的各種職業的糖尿病患者。
發展前景看好
胰島素泵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從笨重的試驗儀器發展到現在精細化,易攜帶的裝置。隨著科技進步,將來一定會發明更加智能的人工胰腺,隨時根據血糖變化,直接調整自行注射的胰島素泵。我國目前糖尿病患者群體逐漸增大,大多數還在使用傳統的胰島素注射方式。但可以看到的是,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意識到未來的胰島素泵發展需求,國產胰島素泵的生產逐漸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青島,自2015年1月1日起,政府開通了胰島素泵特采求助通道,符合要求的患者可享受原價30%的優待,這能為他們省下至少2~5萬元的一次性花銷,而后期的耗材費用依然有補貼。相信隨著國產設備的進步,未來會有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享受到這項福利,提高生活的質量。
張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