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滴滴美股價格昨夜暴跌22%,這次暴跌創下了兩項記錄,第一是創下了上市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即便在滴滴上市后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也沒有這么大的跌幅;第二是這次暴跌后滴滴的股價跌至6元/股,創下了上市以來股價新低,而滴滴的上市發行價為14美元
滴滴美股價格昨夜暴跌22%,這次暴跌創下了兩項記錄,第一是創下了上市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即便在滴滴上市后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也沒有這么大的跌幅;第二是這次暴跌后滴滴的股價跌至6元/股,創下了上市以來股價新低,而滴滴的上市發行價為14美元/股,現在的股價相比發行價價格已經跌去了57%,市值也跌去了近400億美元。
滴滴昨夜股價暴跌22%,創下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是什么?從消息面上來看,目前可能是由兩大原因導致的,一個是要在美股摘牌,另一個就是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
1、原因一:滴滴將在美股摘牌,謀求港股上市
12月3日,滴滴在官方微博賬號上發布了一則消息: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對于這個消息我們其實并不意外,因為滴滴上市以來已經發生了足夠多的事情,滴滴從美股退市,然后在港股上市是最好的選擇,這是多方博弈的折中結果。現在我們來捋一下滴滴上市后的關鍵結果。
2021年6月30日,滴滴“悄悄”在美股上市,滴滴所有的官方賬戶沒有任何報道,好像是怕被宣傳一樣,任何 一家企業上市都是敲鑼打鼓的唯恐外界不知,滴滴如此“低調”上市到底是在“怕”什么?后續的一系列事件可以解釋滴滴如此低調著急上市的原因。
2021年7月2日,網信辦發布消息將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并且在審查期間停止新用戶注冊。
2021年7月4日,網信辦發布消息,“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原因是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
APP被下架,說明這件事情已經非常嚴重了,而且證實了滴滴出行在個人信息方面的保護是做得很差的,在用戶個人隱私方面,滴滴已經“越界”了。
7月6日,股市開盤,滴滴股價開盤暴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25%,收盤價格跌幅也高達19.58%。收盤價格為12.49元/股,當時也許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即便是這個價位也是高位了!
這還只是滴滴股價下跌的開始!
7月9日,滴滴25款APP被下架,雖然之前已經有滴滴出行APP被下架,但是這次幾乎是將滴滴系app全部下架,說明事態進一步嚴重。
7月16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七部門進駐滴滴開展網絡安全審查!這七大部門包含了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和稅務局等。
7月23日因為教育板塊整體暴跌導致中概股股價集體下跌,新東方跌幅超過50%,滴滴也受此影響下跌了21%。收盤價格為8美元/股,這個時候的價格其實已經從7月6日的收盤價下跌了三分之一。
此后四個月時間滴滴股價基本是圍繞8美元/股波動,直到昨晚,滴滴股價再次因為摘牌退市而引發了上市以來最大的跌幅—22%!
滴滴匆匆忙忙、極其低調赴美上市,五個月之后主動摘牌退市,轉而在香港上市,這對滴滴來說是有風險的,因為可能會遭遇投資者集體訴訟,因為涉及到在上市之初沒有將相應風險告知投資者,可能會遭遇索賠,不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2、原因二:《外國公司問責法》正式開始推進實施
如果說第一個原因是滴滴主動摘牌退市是引起股價暴跌的內因,那么第二個原因就是外因了,美國證監會在當地時間12月2日發布一份公告:去年底走完立法程序的《外國公司問責法》,于近日在美國證監會結束了執法層面的規章流程設計,并正式開始推進實施!
其實這部法律是川普當政時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部法律,根據這部法律規定,如果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通過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那么這些公司將被禁止在美國上市!
那么這和滴滴以及其他中概股有什么關系呢?
因為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在審計時需要被審計公司提供各種資料,形成審計工作記錄,而這就是審計底稿,在這些底稿中可能存在與這家被審計公司商業機密有關的各類信息。
所以,這部法律不僅僅是對滴滴可能存在的數據外泄有影響,對其他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也有影響。
我們都知道,審計底稿是不能被帶出中國的,以前在國外上市的中資企業都是沒有將審計底稿帶出中國去的,現在這樣一來就進退兩難了,因為如果提供審計底稿,那么中國法律部允許,必然會遭遇中國法律嚴厲處罰,但是如果不提供審計底稿,那么就可能在美國退市!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昨晚整個中概股都“崩”了,阿里巴巴股價大跌8.23%,創年內新低;拼多多股價下跌8.16%,創年內新低;蔚來股價下跌11%;理想汽車下跌16%;攜程下跌12%。
按照這部法律的設計,最快會在2024年才會產生一家無法滿足會計審計要求而被強制摘牌的外國公司,看起來時間是還有很長,畢竟還有三年時間,但是股市就是看預期的,如果預期你未來會賺錢,那么現在不賺錢股價也會漲,如果預期你未來不賺錢,那么現在賺錢股價也會跌,目前來看未來退市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中國移動美股退市的時候股價也是連續下跌的。
不過這對于香港的投資者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壞事,現在這些中概股股價下跌,估值一再走低,未來在香港上市的時候反而是香港投資者的機會,還記得以前中概股在美國私有化之后在A股上市的時候嗎?因為A股給予的估值更高。對于美國的投資者來說這是有一定風險的,畢竟如果繼續在美國上市,那么退出獲得的就是美元,但是在香港上市后雖然相應的存托憑證會轉成在香港上市公司相應的股票,但是退出獲得的是港元,方便程度自然是不如美元的。
香港是中國的主權管轄范圍,另一方面又是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交易市場,中概股在這里上市是一個必然,在此之前在美國上市的主要互聯網企業都已經在過去兩年完成了在港股的上市,這原本就是做的兩手準備。
這件事情短期來看對預備在美國尋求股權融資的企業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從長期來看未必,投資者看重的是投資收益,至于什么信息、數據安全與否并不在意,只要是優質的公司能夠帶來收益,至于在哪個交易場所并不是主要考慮的。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企業業績會持續向好,作為他們的股東就會獲得中國發展的紅利和收益。
滴滴這件事情也告訴我們,信息安全不是兒戲,想蒙混過關是不可能的,企業如果不注重個人信息保護,不在意國家信息安全,那么付出的代價只可能更大!
李同